中新網會同9月24日電(向一鵬)“蓋新房,娶新娘,小小魔芋來幫忙”“一畝魔芋十畝谷,十畝魔芋蓋棟屋”……這樣的順口溜在湖南懷化會同縣的干部群眾中廣為流傳。
譚德平依靠種植魔芋脫貧?!$姽帧z
中新網會同9月24日電(向一鵬)“蓋新房,娶新娘,小小魔芋來幫忙”“一畝魔芋十畝谷,十畝魔芋蓋棟屋”……這樣的順口溜在湖南懷化會同縣的干部群眾中廣為流傳。
作為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縣,近年來,會同縣大力實施“特色農業大縣”縣域發展戰略,因地制宜,將魔芋產業作為“一縣一特”重點產業和貧困戶脫貧致富支柱產業全力推進,取得了積極成效?!皶в蟆鲍@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魔芋種植基地?!$姽?攝
據悉,該縣近年出臺《會同縣魔芋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分別按每畝1500元、800元的標準對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種植魔芋進行獎補,對集中連片50畝以上示范基地按每畝2000元獎補;并加強與中科院會同森林生態實驗站、中國魔芋研究中心、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湖南醫藥學院等權威機構合作,成立中國科學院會同生物資源和生態產業研究中心并獲批省級重點實驗室,有效提升了魔芋產品的科技含量。
湖南博嘉魔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系會同縣魔芋龍頭企業,現有魔芋精深加工線8條,國家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主要生產魔芋精粉、休閑熟食、膳食食材等產品。據該公司總經理鐘果林介紹,公司與貧困村簽訂魔芋回收合同,鮮魔芋實行保底價收購,由公司進行統一加工出售,確保農戶實現“訂單增收”。
曾經的貧困戶譚德平就是種植魔芋的受益者之一?!?015年我就開始種植魔芋,最多的時候有50畝地在種,年純收入超過15萬元?!苯衲?2歲的會同縣金子巖侗族苗族鄉小市村村民譚德平說,種植魔芋不僅讓他脫了貧,生活更是奔向了小康。
為持續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會同縣利用國家陽光工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平臺,組織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留守婦女、殘疾人等進行了200余場2萬余人次的魔芋種植專業培訓,采用O2O模式,線上與芋農進行信息對接,線下組織技術人員下鄉指導。而除了“扶智”外,該縣還積極開展“扶志行動”,加強魔芋文化建設,通過舉辦“魔芋文化藝術節”“校園魔芋繪畫大賽”“魔芋烹飪大賽”等活動,充分調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會同魔芋”品牌知名度,形成游客來會同賞魔芋、品魔芋的文化氛圍。
截至目前,會同魔芋種植已覆蓋18個鄉鎮,帶動87個貧困村2638戶貧困戶8972人脫貧致富,并輻射到貴州、江西、廣西等周邊省區,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完)